其他

阿坝州电视台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 特别栏目||阿坝-宁波 探源英灵故里 追寻御辱足迹 第二集

2017-07-02 新媒体 阿坝州电视台


170多年前,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军民虽奋起抵抗,但战争仍以我国割地赔款告终,宁波被迫成为通商口岸,香港岛被割予英国。

1841年10月,英军再次占定海、陷宁波,我州接到朝廷调兵令后立即召集屯兵两千余人,驰援宁波。

宁波一役,我州屯兵伤亡惨重,大多战死沙场长眠他乡,而他们的英姿、亲人的思念都被系在一条条辫子里,他们终魂归故里。




归来的辫子



汶川三江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活化石”珙桐生长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有藏、羌民俗文化,有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这里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疗养胜地、旅游胜地。

其实,三江和驰援宁波的屯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山间的辫子坟引来无数学者的关注,也使得藏族屯兵驰援宁波的故事被慢慢挖掘传播。此外,这里还是远征军中一位将领——汶川瓦寺土舍索文茂的故乡。


行走在田野间。不远处有人在挂着经幡,细看会发现还有羌红和哈达。走近后才了解到,是远征军的后人们在这里扫墓和祭拜。

经幡、哈达和羌红

这一切,献给我们的英雄!


徐全发和余九江的祖先都曾参加过一百多年前驰援宁波抗击英军的战争并战死沙场,对于他们家族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耀。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办喜事时才会出现的羌红和哈达会被挂在这里,他们告诉记者,先辈们的故事和精神一直深深的感染着后辈,他们是英雄,长活在每一个人心中,所以只有远征军将士的坟前,他们才会挂上经幡和哈达。

人们都管这些远征军的坟墓叫——辫子坟。出征宁波时,我军伤亡惨重,有幸从战场死里逃生的屯兵,将阵亡的战友们的辫子剪下,和他们的腰牌捆在一起带回家乡。亲人们只能将其腰牌、辫子等物品埋在坟里祭奠缅怀。

在三江,这样的辫子坟还有许多。据徐全发和余九江介绍,以前三江藏族几大家族均为联姻关系,所以到了今天,他们几乎年年会去祭拜每一座辫子坟,因为这些都是民族的英雄,是值得他们尊敬的祖先。

当记者问及后人们如何看待祖先出征宁波一事时,他们说到:“国家有难就要调兵,我们吃兵粮、住兵房,调兵之时就该挺身而出。阿坝宁波本就是一家,保家卫国这是应该做的事。”

对于先辈义无反顾的支援宁波,他们至今仍觉得很是自豪。

像徐全发和余九江的先祖一样从汶川县出发远赴宁波参加抗击英国侵略者战争的藏羌军,都是在当时的汶川瓦寺土司索衍传的弟弟瓦寺土舍索文茂的带领下的土司兵。

供奉索文茂的家庙现已改名为喇嘛庙,修建在三江密林深处。在乾隆年间,瓦寺土司曾经多次奉调出征,并曾三次觐见乾隆王,受了很多封赏,而且战功卓著,于是嘉庆初期便开始修建这座家庙。


通过远征军后人们的讲述我们了解到,家庙里原本供奉的应该是土司,而作为土舍的索文茂,是因为出征宁波时,其兄长身患脚疾,索文茂便替兄带兵出征,并立下功劳受到封赐归来,所以后人也将其供奉在此。


据记载,带着灼灼战功归来的索文茂还开办“童生馆”供藏族年轻后代学文习武,以备来日朝廷再需要调兵出征时,能够调遣出一支优秀的军队。

战争早已远去,三江人也在青山绿水间过着自己惬意的小日子;游人往来不断,惊叹这里的美丽;山林间的辫子坟前,五色的经幡在迎风飘扬。

也许辫子会随时间腐化不复存在,可是故事都在风中飘荡,总有人拾起。世间总有人在传唱,先辈们的英勇过往……


时值

香港回归20周年,我台推出的大型特别栏目——《阿坝-宁波 探源英灵故里 追寻御辱足迹 》,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走进先辈的过去,去感受、去领略、去铭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英勇御辱的曾经,去了解新时期英灵家乡取得的变化。

辫子坟前永不褪色的经幡,家庙里代代流传的伟绩,两千余人的漫漫驰援之路,沙场上誓死卫国的无畏厮杀,故事才刚刚开始。

敬请期待我们明天推出的第三集——百姓家的不灭记忆。一起去聆听先辈们的故事吧!

今天开始,我们也会将电视播出版的相应节目内容一并放送给大家哟!完整视频,更多的精彩和细节,请戳下方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20w2uln0&width=500&height=375&auto=0



阿坝州电视台特别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